为保障学校首次全面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实践环节高质量落地,助力教师高效备教,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素养与课程设计能力,秋季学期开学以来,信息化技术实训部每周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人工智能通识实践课集体备课。9月25日,完成首轮为期四周的全过程课程设计及研讨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该课程面向25级新生,是学校首次大规模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类课程。人工智能通识实训课程开设为学生提供了相关技术和知识体系的实验方案,将人工智能的理念、知识和技术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人才培养创新。
本轮集体备课以“共研实践教学设计,聚力赋能课堂革新” 为核心主题,信息化技术实训部12名实验教师共同参与。备课过程中,课程负责人围绕课程建设背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作详细介绍。课程内容涉及Python高阶程序设计、可视化数据分析、分类回归与神经网络、大模型与深度学习等领域知识,分别由三位老师结合教学案例展开讲解,从课程内容设计、知识点衔接逻辑到兼顾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几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实用的备教参考。课程注重实战操作,提供丰富的项目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参会教师就如何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集体备课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不断打磨教学内容,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确保为2025级理工新生呈现优质的人工智能通识实训课程。
